【關下漫談】積極應對寒潮 保障群眾生活
來源:嘉峪關日報 2022年11月28日 字體:大 中 小
蘭平
據氣象部門預報,11月27~29日,我市將迎來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全市最低氣溫下降12~14℃,29~30日最低氣溫將下降至零下20℃左右,并伴有強寒潮、大風沙塵和降雪天氣。強降溫和大風沙塵降雪天氣將給城市供水、供電、供氣、供暖及通訊、農業生產帶來嚴峻考驗,各相關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及時科學預判,制訂應急處置預案,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確保群眾正常生產生活,最大限度降低極端天氣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
實踐經驗證明,氣溫一旦出現“斷崖式”下降后,群眾對電、氣、暖等生活需求急劇增加,供線管道等設備極易出現跳閘、爆管等故障。這就需要各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對供能管線提前做好檢修防凍保暖工作,加大巡查頻次,制訂應急處置預案,一旦設備設施發生故障,要及時快速搶修,防止出現大面積、長時間供應中斷,全力以赴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供能服務。
超低溫及大風沙塵等惡劣天氣也將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尤其是對溫室大棚反季節蔬菜生產及畜禽養殖極為不利,如果不提前做好保溫,將會凍傷凍死,造成減產減收。因此各相關部門要依據天氣預報及時作出科學研判,提前向農戶養殖戶作出預警,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抗災救災支持力度,派出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戶養殖戶加強農作物和畜禽圈舍的防寒防凍工作,盡最大努力減輕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降低損失。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時值冬季,天干物燥,火災等安全事故多發,加之極端低溫和大風沙塵降雪天氣疊加,安全生產尤為關鍵。各相關部門要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即“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加大安全生產科普知識宣傳,特別是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居家用電用水、燃氣等安全知識的提示引導,從而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