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之下 多彩田疇織錦繡(報告文學)
來源: 2022年09月16日 字體:大 中 小
“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這句詩說的是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北的懸壁長城,它倒懸于黑山之脊,氣韻接天,風骨蒼茫,形似北京西山的八達嶺,故有“小八達嶺”之稱。從這里俯瞰,山腳下的“百畝花?!焙投嗖侍锂?,便是嘉峪關市峪泉鎮黃草營村所在地。
黃草營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蘊含著深厚歷史人文內涵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文化旅游景區、懸壁長城、黑山石刻等名勝古跡近在咫尺;穿境而過的S06嘉酒繞城高速、不遠處的連霍高速公路等帶來交通的便利;而村民“依靠勞動致富奔向高質量小康”的決心,更是這個小村莊發生喜人變化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勤勞樸實的黃草營人用夢想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畫卷,用奮斗描繪著夢想成真的火熱時代,在這片熱土上演繹著平凡而又精彩的故事。
暢意抒懷,村里處處是風景
白墻灰瓦的整齊民居,花木扶疏的潔凈街巷……走進黃草營村,果樹繞村,道路寬敞,小院整潔,雅致的壁畫文化墻自成風景。老支書王麗英家的小院里,微風吹來,樹枝搖曳,又紅又鮮的杏子啪啪地落到地上,嘭的一下裂開口子,像咧嘴的歡笑。
此時此刻,黃草營村居民點前的果樹一溜排散開,密密麻麻的紅杏子綴滿枝頭。家家戶戶的院子里,幾乎都有一棵紅杏滿枝的杏樹,沉甸甸的杏子像村民們沉沉實實的日子。
王麗英是2019年從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崗位上退下來的。在她家,筆者看到“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村干部”等一摞鮮紅的榮譽證書,仿佛看見王麗英走過的一串串踏實的腳印。正是在她的帶領下,黃草營村打造出了“百畝花?!?、民宿一條街、特色旅游等發展亮點。
村民龔明說,村里決定打造“百畝花?!焙?,他當年投資9萬元試種了11個鮮花品種,其中麥稈菊、百日草、百日菊、倫芬菊、草葵、波斯菊、翠菊7個品種的種植很成功,田野里花浪滾滾、花海蕩漾,美輪美奐,賞心悅目。
“有了這個花海景觀,來這里玩的人越來越多了,村民把自家產的杏、西紅柿、黃瓜都拿到門口賣,夏天的時候每天能賣200塊錢,還是很不錯的?!贝迕裥〗M一組組長李建兵說。
“把風景變成產業,讓美麗轉化成生產力,給大家一個五彩的世界,讓青山綠水譜出新曲?!边@是黃草營村在鄉村振興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嘗試。2019年,黃草營村依托鄉村旅游示范點項目建設,投資170萬元打造了以仿古大門、村道的木柵欄、青磚和“百畝花?!睘橹鞯摹八拇缶坝^”,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2020年,黃草營村在懸壁長城下修建了集餐飲住宿、休閑購物、田園體驗等在內的景村一體化民俗風情一條街,以非遺傳承館、農家樂、民宿、商鋪、鄉村酒吧、書吧等為主要業態,讓來這里的游客盡可能體驗到黃草營村的非遺文化、田園風光、鄉風文明。
民俗風情一條街以黃草營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為運營主體,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運營團隊,面向社會招商,進行統一運營管理,實現合作開發、收益共享。
在王麗英的眼里,現在的黃草營村處處是風景。
潤物無聲,文化為村莊添彩
“咣!咣!咣……”在黃草營村社區文化廣場,鑼聲喧天。鑼鳴處,人頭攢動,你擁我擠,原來是村民曹英正在表演自編自創的快板:
“發展經濟有了好路子,
科學養殖有了大樣子;
玉米葵花制種讓咱笑數鈔票子, 鄉村旅游也是個好法子……”
“重大節日里都會有演出,村民自編自演,挺有意思!”村民李萬會說。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黃草營處在明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嘉峪關旁的懸壁長城下,文化景色一如姹紫嫣紅的夏日風景,歷史文化為這里注入了一種長久的魅力,傳承弘揚村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能讓群眾在家門口鼓起錢袋子。
聞著清香,筆者走進了“鍋盔之家”曹英家里。今年57歲的曹英以烙鍋盔而遠近聞名。曹英說:“別看香鍋盔、燒殼子小,但也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手藝,要用心、用情?!?/p>
她15歲就開始跟著外婆學習烙鍋盔技術,已把它當做一種美食藝術,她烙的鍋盔上有畫、有動物,還有孫悟空和八仙過海,她把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想象,都烙在了小小的鍋盔上。
曹英并不把烙鍋盔當作簡單的烙饃饃,在面粉配料、柴火選擇上都有講究,從不湊合。曹英說,在柴火的選擇上,用花果樹的干枝條烤最好,而用松樹枝條烤出來的鍋盔自帶一種香味,顧客在她家門外就能聞到松樹和麥子的清香。
有些游客本來是參觀村里景色的,結果參觀了她烙鍋盔,就被那黃嫩的色澤和噴香的味道迷住了。每每這時,曹英就會心一笑,很大方地說:“烙出來的熱鍋盔,先免費嘗嘗?!苯Y果這一嘗,有的游客一買就是幾袋子,說是要讓親朋好友品悟長城下的農家非遺。
這些年,曹英家的燒殼子品種也越來越多,基本實現了訂單銷售,外地游客購買品嘗的量也很大,每逢節會,游客特別多,有時一天做12爐都不夠賣。鍋盔和燒殼子越來越火了!
曹英的鍋盔制作技藝在2017年被嘉峪關市政府公布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嘉峪關鍋盔制作技藝”。她自己還先后獲“省級脫貧攻堅五小帶頭人”“創業致富女能手”等榮譽。
許多人慕名而來向曹英取經,曹英也從不保留,還帶出了許多徒弟。在她的帶動和幫助下,黃草營村已有二十余戶村民經營起了烤制鍋盔的生意。
村落里,有花香,有鳥鳴,有特產小吃,更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在黃草營村,提起六組的王芳,大家都為她那一手布貼畫、剪紙、草編絕活而叫絕。
王芳小時候就開始跟著母親學剪紙,她創作的《魏晉壁畫剪紙》榮獲嘉峪關市首屆旅游(文創)產品展覽會優秀三類產品,她的剪紙工藝也被嘉峪關市政府公布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藝術都是相通的。王芳說,有一次她看到十字繡后受到啟發,創作出一種直觀大氣、醒目簡潔的布貼畫。從此就一發而不可收,農忙休息時也琢磨,農閑時更是認真鉆研,后來她創作的布貼畫也廣受歡迎,《富貴圖》《龍鳳呈祥》《豐收在望》《鵬程萬里》等作品栩栩如生,村里許多農家客廳墻上都能看到王芳創作的布貼畫。
王芳還用黃草營村田間地頭的芨芨草編織了許多藝術作品,果盤、果籃、抽紙盒、筆筒、藝術擺件、掛籃,她創作的“小時候的年是這樣過的”系列作品、《豐收圖》《十二生肖》更是惟妙惟肖。有一幅芨芨草編作品《雄偉關城》還被嘉峪關市文化館收藏。
在這里,只要是有關文化傳承,都會得到重視。
黃草營三組有一位74歲的老人名叫李守財,唱得幾十曲拿手“嘉峪關民間小調”。老人說,他12歲開始放羊,一邊趕羊一邊唱小調,15歲在煤礦挖煤背煤,累了就唱小調提提神?,F在生活條件好了,也經常忍不住發自內心地唱上一陣子,只是調子越來越歡樂。
李守財的兒子還特意在自家修建的二層樓上布置了一間“歌廳”,讓老人每天習唱小調。
談到小調,李守財老人立馬就來了興趣,他隨即給筆者哼了兩曲。于是,一種厚重的氣韻在屋子里彌漫開來,聽得人如癡如醉。李守財老人還獲得“甘肅省非遺傳承人”之譽,許多收集民間小調的文人墨客慕名而來,錄下他的唱曲。
這些非遺文化傳承人,為黃草營村的精神家園鑲嵌了一顆顆璀璨的寶石,讓這個小村莊綻放出與眾不同的文化底蘊。
優秀的文化傳承、豐富的文化內涵,使黃草營村時時有魂、處處有根,也為黃草營村的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注入了一種長久的精神魅力。許多村民變得愛學習、愛手藝、愛文化,成為村莊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
共同致富,家家戶戶笑聲飛揚
良好的發展條件,讓村民動了起來,也富了起來。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養殖和種植業成為黃草營村致富的支柱產業。2012年,黃草營村建成占地12.6萬平方米、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生態養殖園區,成立了畜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政府引導、協會管理、合作社運作”的原則進行修建和管理。
在地處黃草營村七組的“盛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里,近80頭“西門塔爾?!庇械恼谟崎e地吃草,有的臥在地上搖尾巴,有的睜著大眼睛打量著來人。
“盛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甘曉甜介紹,合作社前三年主要養羊,第四年開始養牛,特別是“西門塔爾?!边m合在這里養殖,產品銷路好,價錢穩定。甘曉甜說:“其實就是想干點事情,在這里搞養殖產業還可以帶動農民共同富裕,另外,能讓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也是我的一個心愿?!?/p>
像“盛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樣的合作社在黃草營村已有11家,完成建設投資880萬元,初步形成了養殖規模。
除了專業合作社外,黃草營村還有每戶上百只的集中養羊戶23戶,有200多戶發展圈養羊,每戶10只-30只數量不等,全村羊的存欄數已經達到8000多只。這些羊以生長在黑山和戈壁灘上的沙蔥、羊須草、黑刺草、酸刺、馬蓮等為食料,羊肉口感細膩、嫩滑,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是純天然的綠色滋補佳品,因而黃草營村的羊肉十分暢銷。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縱橫萬畝連”。黃草營村還把制種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大力發展以玉米、花卉、葵花和各種蔬菜制種為主的訂單農業。近年來全村每年制種面積均達2000余畝,其中制種玉米面積約占45%,制種葵花約占25%,制種花卉約占10%,制種蔬菜約占20%。
隨著近幾年訂單農業規模的擴大、品種的增多,制種產業迅速成為黃草營村產業化程度最高、聯系農戶最廣、占農民收入比重最大、農業效益最為顯著的支柱產業,是黃草營村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產業”。
黃草營村還將發展的目光瞄準了周邊的戈壁。在駐地部隊的援建下,黃草營村在豐翔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成了6座溫室大棚,以種植西紅柿、西葫蘆等常規蔬菜為主,探索著現代戈壁農業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建成后的這些大棚由黃草營村委會管理,所得收益20%用于大棚的維護和再投入,其余80%用于補貼黃草營村和斷山口村8戶建檔立卡低收入家庭。因而,這些大棚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愛民大棚”。
初夏時節,在黃草營村的大棚里,西紅柿、西葫蘆、小吊瓜等果蔬長勢喜人,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采摘。承包戶李繼成是第一個承包大棚的農戶,他說:“我承包的4座大棚,前期做了土壤改良,種的蔬菜都是無公害有機農產品?!泵孔笈锩磕昕梢苑N兩茬,每茬收入近2萬元,除去前期投入、租金等各種成本,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這些年來,黃草營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通過一戶一策、精準施策,全面幫扶,并不斷開發“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的特色農產品,實現了共同富裕的目標。
經濟發展了,對環境要求就更高了。因此,黃草營村緊緊圍繞嘉峪關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緊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目標,以“支部為核心、黨員為主體、群眾齊參與”的整治格局,深入推進“三清三拆三創建”專項行動,農村“顏值”“氣質”比翼齊飛。
清風徐來,萬物繁茂。走進黃草營村,喜鵲在枝頭呼喚著希望的果實和喜悅的豐收,田野里輕紗般的薄霧,散發著濕潤的泥土氣息和麥子成熟的味道,遠處吹來清涼的風,樹木被微風吹得沙沙作響,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罅縫,閃動著金色的光芒,小鳥啁啾,布谷聲聲。
這里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生態家園。甘曉甜說:“等孩子都大了出去了,就把城里的房子賣了,把家搬到黃草營,過一種在田園中棲居的生活?!?/p>
“鳳凰”回鄉,家門口也能創輝煌
家是離家近的鄉愁,鄉愁是離鄉近的家。
近年來,黃草營村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依托嘉峪關關城文化景區、懸壁長城景區和嘉北工業園區等區位優勢,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先后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標準化黨支部”“甘肅省鄉村旅游示范村”“廉政文化建設示范村”“雄關先鋒號”“甘肅省四星級農家書屋”和“市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2020年還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村里條件越來越好了,發展就有了空間,返鄉的青年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正因為這些,讓全村青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發展前景。黃草營村一組組長李建兵說:“我們有信心讓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嘉峪關,看到雄偉的長城,體驗獨特的長城文化?!?/p>
曾經當過村委會主任、村支書的龍彥忠認為,黃草營有山有水有景點,只要定位準,一定有發展。
龍彥忠高中畢業后回村創業,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他2003年開始興辦農家樂,2009年投資30萬元在自家院修了150平方米的彩鋼房,在景點附近經營餐飲服務,曾經獲得“全省回鄉青年創業獎”。
龍彥忠說,嘉峪關市有酒鋼等許多大企業,用人需求大,所以,全村有500多人就近打工搞勞務輸出,下班后再回到村里或搞特色旅游,或發展養殖、種植業,既就近打工,又不耽誤家里的農活,收入十分可觀。
黃草營村得天獨厚的條件成就了一批回鄉青年創業發展。2013年,陳旭從甘肅農業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黃草營村創業,2020年底,他被選舉為黃草營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說:“黃草營有許多得天獨厚的條件,但現在還沒有完全挖掘好、利用好、發展好。只要把制種農業、設施養殖業、就近勞務輸出業和鄉村旅游業為主的這五個特色產業打造好,提高眼界,善于學習,貼心服務,克服困難,艱苦奮斗,村黨總支就一定能夠帶領村民把黃草營村發展得更好、建設得更好?!?/p>
如何從“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品農家樂”到“吃、住、行、游、購、娛”的綜合消費,再到全方位的鄉村田園生態休閑游,這些都成為黃草營村許許多多有志青年扎根黃草營村的理由,也是黃草營村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燃點、沸點。
多年夢想,不懈奮斗,今朝夢圓。富了口袋也富了腦袋的黃草營村在鄉村振興的宏大畫卷上,闊步走上了一條“小村莊,大文章;小村莊,大發展;小村莊,大舞臺;小村莊,大未來”的希望之路、振興之路。(劉恩友)
(上圖為懸壁長城, 下圖為嘉峪關。 王 金 攝)
-
雷思維在調研全市教育工作時強調:堅持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啟心智 創新辦學理念提升質效育新人 全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推進嘉峪關在教育現代化中闊步前行
-
雷思維在會見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劉鋒軍時強調:始終對黨忠誠矢志為民服務 努力爭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在嘉峪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書寫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 劉凱一同會見
-
雷思維在調研平安嘉峪關建設時強調:堅持源頭治理強化預警監測 加大巡查摸排及時歸集研判 全力營造平穩健康國泰民安風清氣正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
雷思維在檢查指導甘肅省第五屆中學生運動會籌備工作情況時強調 扎緊織密疫情防控網 通力協作靠實責任鏈 為省第五屆中學生運動會圓滿舉辦創造優質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