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 甘肅取得六大發展成就
來源: 2022年08月22日 字體:大 中 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委、省政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作為總方針總綱領總遵循,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應對嚴峻復雜的發展環境和交織疊加的風險挑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全省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隴原大地的面貌、人民群眾的面貌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2012年—2021年,全省生產總值由5393.1億元增加到10243.3億元、年均增長6.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520.4億元增加到1001.8億元、年均增長7.5%,這兩項指標在2021年分別突破了萬億元和千億元大關,城鄉居民人均GDP翻了一番。
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值增速分別比全國高1.7個、3.7個、4.8個、15.2個百分點,出口同比增長49.4%,工業投資同比增長51.7%。
01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2年—2021年,全省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32.9億元,年均增長24.15%。
天津、山東、福州、廈門等東部協作省市累計投入資金123.16億元,實施協作項目6600余個。
2016年—2021年,36家中央定點幫扶單位直接投入資金31.6億元,幫助引進項目1403個。
金融機構對脫貧攻堅也給予大力支持,2015年—2021年,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717億元。
累計派出36萬名幫扶責任人、7.45萬名駐村幫扶人員,幫助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經過10年的頑強奮戰,全省現行標準下55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26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8個國家片區貧困縣和17個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地區的面貌煥然一新。
02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2011年—2022年,全省安排實施省列重大項目1711個,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完成投資15443億元。
甘肅發展最大的成效就是現代產業體系逐步形成
傳統產業“三化”改造不斷加快,去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建成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穩步推進。
甘肅發展最大的進步就是科技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增強
高水平建設蘭州白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較十年前提高了近12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8位。重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已組建8家企業創新聯合體,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了近3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了近5倍。
甘肅發展最大的變化就是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
十年來,公路里程增加2.54萬公里,鐵路運營里程增加2710公里,蘭渝鐵路、蘭州地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投用。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二期骨干工程全線通水,隴中人民半個多世紀的期盼成為現實,全省約四分之一人口吃上了甘甜的洮河水。
03切實加強生態保護,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不斷筑牢
我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緊緊盯住黃河、長江、內陸河三大流域,突出重點地區和關鍵部位,以實施生態工程、加強系統治理為抓手,推動全省生態環境實現整體好轉。
在黃河流域,深入落實黃河戰略,啟動實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節水治水等重點生態項目,扎實推進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謀劃啟動黃河干流生態廊道建設。
在長江流域,持續加強“兩江一水”綜合治理,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水源涵養功能明顯增強。
根據國家公園建設標準和政策,持續加強祁連山全域保護和系統修復,依托現代科技建設“智慧祁連”,形成“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網絡,生態治理已經走上正規化信息化軌道。
現在,河西內陸河地區生態環境逐步好轉,黑河流域東居延海連續17年不干涸,石羊河下游民勤青土湖水域面積超過26平方公里,干涸消失近300年的疏勒河終端湖“哈拉奇”水域重現。
同時,切實加強全省域生態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去年全省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90.2%,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5.9%。
截至目前,全省林地面積1.19億畝,占全省總土地面積的18.7%;草地面積2.146億畝,占全省總土地面積的33.6%。
04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動力顯著增強
國資國企、投融資、營商環境等領域改革成效顯著,省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戶數占比達57.7%,打造“甘快辦”、“甘政通”、“12345”熱線、“不來即享”四張品牌,超過93%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
搶抓用好共建“一帶一路”最大機遇,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著力打造向西開放大樞紐、大通道,國際陸港空港、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臺日趨完善,文博會、蘭洽會、藥博會等節會展會影響力逐步擴大,甘肅已經成為海內外客商青睞的投資熱土。
目前,我省已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關系,十年來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累計超過1500億元。
05積極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十年來,全省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
高校畢業生月均收入由2018年的3959元提高到去年的4723元,省屬企業職工年均工資收入由2016年的6.95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8.67萬元。
截至2021年底,全省老年人服務設施覆蓋95%的城市社區和55%的行政村,建成各級居家養老服務平臺90個,年服務老年人超過1500萬人次。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2.93%。
06縱深推進管黨治黨,政治生態持續修復和凈化
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扎實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深化為基層減負工作,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6700多起、處分5100多人。
下力氣夯實基層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累計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2.2萬個。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選人用人導向,多措并舉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累計查處不擔當不作為干部790多人。
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充分發揮巡視利劍作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19.3萬件,立案6.56萬件,黨紀政務處分7.5萬人,移送檢察機關1957人,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
高度重視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舉辦專業能力提升培訓班4.2萬期、培訓干部254.5萬人,人才數量和質量實現雙提升,人才總量達到219.7萬人,比2012年增長44.5%。(轉自《甘肅日報》)